Site Loader

新锦成出席全国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联盟2025年主席团会议

5月24日,全国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联盟2025年主席团会议在邯郸学院召开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,全国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联盟主席、肇庆学院原校长吴业春,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、肇庆学院副校长肖起清,以及来自各地的26家主席团成员单位的书记、校长、教师代表和3家企业代表共计109人出席会议。新锦成咨询总监朱文成应邀参会,并作了以“教师教育质量保证与第三方评价”为主题的讲座,从教师教育背景及新动向、教师教育质量保证国际经验以及新锦成的业务经验等方面,为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。

 ▲新锦成咨询部总监朱文成作主题讲座

朱文成指出,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面临深刻变革。随着高等教育从“精英化”迈向“普及化”,教师队伍结构也迎来转型——中小学教师学历上移、非师范院校加入教师教育阵营、地方师专升格成为本科院校。与此同时,出生人口锐减与教师需求结构性调整的矛盾逐渐显现,教师教育竞争加剧,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命线。

在此背景下,国家政策持续重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和教师教育质量2023年教育部《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学校评估改革方案》明确提出,推进社会调查,鼓励专业机构常态化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;在师范等重点领域,推进与国家重点行业衔接的中国特色认证,促进专业培养目标、毕业要求与职业需求、毕业生发展全面对接。2024年,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,要优化教师教育院校结构布局,强化师范专业动态调整,推进教师教育培养,改革完善教师教育评价机制。朱文成表示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独立、客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,能够为院校提供从招生入口到职业发展的全链条质量监测,助力优化人才培养体系。

在教师教育质量保证实践方面,朱文成分享了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(CAEP)的成熟经验。CAEP认证标准更加强调与中小学和学前机构的深度合作以加强“实习实践”,注重数据驱动决策,特别是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满意度跟踪机制,增强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衔接等。朱文成提出,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已建立“三级认证”体系,但在实习基地共建、技术整合、雇主参与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,他建议地方院校借鉴“利益相关方理论”,构建高校、中小学、政府、第三方机构协同发力的质量生态。

作为全国领先的第三方教育数据科技公司,新锦成依托多年调研经验与大数据平台,能够为高校提供从常态监测、专业评估到战略调整的全链条服务。在“I-P-O模型”基础上,新锦成结合成果导向教育、供需平衡、利益相关方理论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,从招生入口、培养过程、毕业出口、中期发展四个阶段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常态监测,并支持协助高校结合发展定位、社会需求与专业特色等维度,综合评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各自优、劣势,对全校现有专业进行综合排名,并提供专业预警、专业调整方面的咨询建议。未来,新锦成将在教育质量评价领域持续深耕,为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